我院入选2024年河南省医德医风建设优秀案例
我院入选2024年河南省医德医风建设优秀案例
11月27日,2024年河南省医德医风建设优秀案例公布,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(河南省职业病医院)报送的《“五课堂”助力医德教育入脑入心》榜上有名。
2024年8月,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文明办启动了2024年全省医德医风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,经广泛动员、踊跃申报和推荐评选,确定20个案例为全省医德医风建设优秀案例。这些案例涵盖制度建设、医德教育、优质服务、工作机制等多方面医德医风建设,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各地各单位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,围绕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,带领医务工作者弘扬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的崇高职业精神,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成果,为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近年来,我院深刻领悟医德教育在培养优秀医学人才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关键作用,通过开设“五个课堂”医德教育模式,助力医德教育入脑入心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搭建“理论课堂”,推动医德教育“高标准”。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、交流研讨、专题报告和主题党日等方式深化主题教育。每年开展以“争创清廉医院,塑行业新风”为主题的“行风建设教育月”,定期进行党规党纪、九项准则等知识测试。
搭建“纪律课堂”,推动医德教育“规范化”。制定严禁索要和收受“红包”、回扣规定等70余项制度文件。定期召开节前廉政教育会,发送廉政短信;不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和监狱现场警示;编发《警钟长鸣》系列35期。
搭建“流动课堂”,推动医德教育“接地气”。设置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电脑屏保;“廉洁行医 从拒收“红包”、回扣做起”倡议;打造廉政文化长廊,深入企业开展“同心健康行”党建共建。
搭建“云端课堂”,推动医德教育“随时学”。利用官微、官网等网络平台,用好碎片化时间,定期推送学习宣传教育文章,实现学习教育不间断、无遗漏。
搭建“实践课堂”,推动医德教育“增实效”。强化医德医风考评机制,落实“一票否决”制;常态化开展医德医风先进个人、清廉党支部、清廉科室、最美家庭评选,营造创先进、争优秀的良好医德医风氛围。
随着医德教育入脑入心,医学人文精神已经渗透到医务人员一言一行中,取得了医院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就医满意度持续提升的“双赢”局面。
在严守底线上树立良好医德标准。建立完善医德医风评价体系,常态化将合理检查和治疗、收费情况、合理用药、医保基金使用、“红包”回扣等作为重点检查内容融入日常诊疗中;建立对医务人员激励和约束机制,不断运用医德医风考核杠杆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为。近两年来,全院未发现职工有违反“九项准则”的情况。
在服务患者中彰显良好医德品质。在临床医疗一线,医务人员创新开展多项新技术新业务,并在诊疗过程中积极践行优质医疗服务。医院每年度完成全省近60%的职业病诊断工作。2024年,医院平均患者满意度为97.46%。在公共卫生战线,公卫医师深入矿井深处、小微企业等工作场所,及时掌握劳动者健康危害的第一手资料,查原因、找对策、提建议,积极保护广大劳动者身心健康。
在业务创新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。医院大力加强诊疗能力建设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、发展远程医疗,持续拓展临床医疗服务,有序完成职业病防治项目,推动防、治融合发展。目前,医院门诊人次、收入院患者人次和三四级手术量均较上一年明显增加;47项医疗质控指标达标率近90%,新增30余项检验项目和临床诊疗新技术,开展10余项特色创新疗法;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完成1600家用人单位的省级审核、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完成60000个常规监测个案的审核,审核率均超过国家要求;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与干预项目完成国家任务,审核率100.0%。
下一步,医院将多方面发力,推动医德建设不断提质增效:一是持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,定期邀请患者、家属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监督,形成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;加强对医院行风、医德医风建设的评价和考核工作,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。二是持续强化信息化建设,完善CDSS、输血管理、5G终端接入、预警预测等系统模块,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,提高医疗服务效率。三是持续深化优质医疗服务,完善“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”建设和“一岗多能,一窗受理”服务方式,提高就医效率,加强诊前和诊后服务,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服务。四是持续深化文化建设,通过多种渠道向患者和社会各界宣传行风、医德医风建设成果和典型经验。
稿件:院 办 行风办